記者昨日從市發改局獲悉,中山主城區千人擁有機動車的數量,已經超過廣州。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升,公共停車場配套越來越為市民所關注。今年我市“兩會”期間,有政協委員提交了 《關于鼓勵社會投資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(場)的建議》、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城區停車問題的建議》等相關提案。市城鄉規劃局回復這些提案時表示,我市已出臺《中山市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規劃》,規劃144個公共停車場,提供泊位24753個。
問題聚焦
解決停車難題,政協委員有何高見
車庫能否由平面升級為立體?
政協委員李森提出了《關于鼓勵社會投資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(場)的建議》。
他認為,市區現有停車泊位不能滿足日常需求,占道停車、違法停車問題日益嚴重,造成交通擁堵,“停車難”也成為出行的障礙。“因此,在目前城市土地緊缺的情況下,建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,鼓勵社會投資建設機械車庫。”
他建議,將機械車庫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,對一定規模的小區、繁華商業區、交通樞紐等新建停車場,要優先考慮機械車庫的建造。同時吸納社會資本,推動機械車庫建設。促進現有停車場升級改造,增加停車泊位。例如,以經營補貼、減免稅費、投資獎勵等方式,鼓勵行政機關、企事業單位、個人利用自有用地或自有產權車位,在符合規劃和消防安全等前提下,將各類平面停車場改建為機械車庫。
能否提供車位實時數據服務?
政協委員黃振球提出了《關于進一步規范城區停車問題的建議》。他跟李森一樣,認為城區“停車難”問題日益突出,但同時存在停車不規范的問題。例如,一些非機動車占用機動車停車位;有的商家把門前規劃的停車位當成“自留地”,故意放置拖把、掃帚、非機動車輛等物品,為招攬生意不讓機動車停放。
黃振球建議,在規劃新建、改建、擴建的社區、道路、商業街、住宅小區等人流密集區域,必須同步規劃建設停車場、停車位。通過技術創新,建立停車位大數據庫。加強管理,遏制亂停亂放。
例如,利用物聯網技術,建立我市可查詢的車位大數據庫;實時收集各收費停車位的使用情況,建立實時車位大數據,為市民提供即時空閑車位查詢服務,充分提高市區內停車位的使用率。
問題破解
規劃部門回復
未來將提供24753個新車位
市城鄉規劃局答復兩位政協委員提出的提案時表示,已經編制《中山市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規劃》(下稱“《規劃》”)。
根據停車需求預測結果以及分區停車發展策略,結合公共停車場布局的原則和方法,《規劃》共規劃了144個公共停車場,提供泊位24753個,用地面積703.19畝。144個停車場主要分布在城區。其中,石岐區規劃停車場37個,東區29個,西區23個,南區19個,火炬區32個,五桂山4個。
《規劃》還分為近期、中期、遠期規劃。其中,近期規劃10個,中期34個,遠期100個。
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,144個停車場中,包括13個機械停車場。
如果加上路邊停車位,未來城區提供的泊位將超過3萬個。據《規劃》介紹,中心城區共規劃設置225個路內停車路段,共計提供8285個路邊泊位。
友情鏈接: 一般立體車庫在哪些場所建造比較多呢? / 立體車庫深受大眾歡迎的原因有哪一些呢? / 兩層升降橫移立體車庫 / 簡易升降車庫 / 無避讓車庫 / 六層升降橫移立體車庫 / 四層升降橫移立體車庫 / 垂直循環立體車庫 / 冷凍油 /